時間:2024-03-21 10:23:55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醫學影像技術規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開放床位600張,臨床、醫技科室33個,在職職工1160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87人。年出院患者3.5萬人次,分娩嬰兒1.4萬余人,門診量80萬人次。
醫院學科實力雄厚,為全國婦聯、國家衛計委“心系新生命”項目單位、國家衛計委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流產后關愛(PAC)”示范醫院、衛計委新生兒健康促進合作項目基地、河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協同基地、河南省智力殘疾防治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專科特色突出,婦科、優生遺傳科、新生兒科、兒童康復科為河南省醫學重點培育學科;優生遺傳實驗室被評為“河南省產前篩查醫學重點實驗室”;婦科產科手術學、新生兒科為鄭州市醫學重點學科;專科護理學為鄭州市醫學重點培育學科。設有“鄭州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鄭州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鄭州市優生遺傳產前診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鄭州市產前篩查中心”、“鄭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鄭州市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心”、“鄭州市產科質量控制中心”。服務人群覆蓋中原地區,婦產科超聲、胎兒四維篩查、優生遺傳等在全省享有盛譽。
為滿足醫院快速發展的需要,現面向全國誠聘專業技術人員91名。
一、博士研究生
(一)招聘條件
1.具有較高的臨床能力和科研水平;
2.主要專業:婦產科學、兒科學、生殖醫學、醫學影像學(超聲診斷專業)、病理學、臨床醫學;
3.獲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和學位。
(二)待遇
1、通過鄭州市人社局公開招聘可辦理入編手續;
2、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和實際情況,積極協助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就學問題。
3、享受“智匯鄭州1125”人才政策:(1)在鄭首次購房給予10萬元購房補貼;(2)新引進落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5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4、享受醫院人才政策:面議。
二、應往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一)招聘專業及條件
婦產科、兒科、兒童保健、兒童康復、護理學、重癥醫學科、生殖醫學、人類生殖胚胎、生物專業、麻醉學、醫學影像診斷、病理學、醫學檢驗學、眼科學、視光學、耳鼻咽喉科學、公共衛生、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專業,211、985院校、有執業證書、有規培證者優先。
(二)待遇
1、一經錄用,辦理人事手續,繳納五險一金。
2、享受“智匯鄭州1125”人才政策:(1)在鄭首次購房給予5萬元購房補貼;(2)新引進落戶的全日制35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三、本科學歷及實用性人才
(一)招聘專業及條件
康復治療學、針灸推拿學、臨床醫學、耳鼻咽喉科學、麻醉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學,本科統招全日制學歷,年齡35周歲以下,211、985院校有執業證書、有規培證者優先;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者(大專以上學歷),年齡45周歲以下,有科室管理經驗者優先。
(二)待遇
1、一經錄用,辦理人事手續,繳納五險一金。
2、享受“智匯鄭州1125”人才政策:(1)在鄭首次購房給予2萬元購房補貼;(2)新引進落戶的本科畢業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
四、助產、護理崗位
招聘條件
大專及以上學歷(高中起點統招全日制),年齡35周歲以下,有護士執業證書,二級以上醫院有助產、麻醉護理、重癥監護工作經驗者優先。
五、財務
高級會計師、有二級以上醫院財務工作經驗者優先。
六、報名方式
(一)網上申請
有意者請登陸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官方網站(zzfybjy.com/InfoWeb/Index.aspx),點擊“新聞動態”“人才招聘”下載填寫《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報名簡況表》和《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公開招聘人員報名表》(郵件的主題、附件名稱統一使用以下格式:姓名-專業-學歷)。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提交學歷認證報告或《教育部學歷認證電子注冊備案表》)、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論文及科研成果獎勵等相關資料的掃描或高清照片,發送至郵箱。
(二)資格審核
1.根據收到的報名簡歷進行篩選與資格審查。
2.條件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三)面試考核
具體面試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七、注意事項
1.請應聘者保持電話暢通。
2.所提供資料必須準確真實,如有弄虛作假者取消應聘及錄取資格。
(一)區位優越。龍泉驛區位于成都平原東緣、龍泉山脈西側,全區幅員面積5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94萬人,是國務院批準的成都現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的東部副中心和中心城市向東發展的主體區,是天府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201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區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三年蟬聯四川省首位。
(二)衛生概況。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0余家,其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26家,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8家。近年來,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國家衛生應急綜合示范區”、“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筑面積3.4萬m2的新區婦幼保健院已于2015年10月正式竣工投運,并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乙等婦幼保健院;建筑面積11.5萬m2的新區一醫院項目正在加快實施二裝,計劃2016年竣工投運;區中醫醫院(三級標準、6.0萬m2)、區二醫院(二級甲等標準、3.4萬m2)遷建項目已完成規劃選址,分別計劃2018年、2019年建成投運。
二、引才專業
序號
需求單位
專業
需求人數
備注
1
區第一人民醫院
臨床醫學(普通外科、耳鼻喉科、康復醫學、兒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婦產科、腎內科、重癥醫學、肌電生理等方向)
5
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2016屆規培生(第一學歷須全日制本科)
②擁有獨立博士培養點醫學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第一學歷須全日制本科)
③全日制本科生(專業限臨床醫學(限超聲診斷方向)、放射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兒科學、醫學檢驗、康復治療學)
2
中醫學、臨床藥學、病理學技術、麻醉學、醫學檢驗
5
3
區中醫醫院
臨床醫學(急診醫學、超聲診斷方向)、中醫學(骨科方向)
1
4
醫學影像學(放射方向)、醫學統計
1
5
區婦幼保健院
臨床醫學(婦產科、兒科、康復醫學等方向)、醫學影像學、中醫學、中藥學
5
6
區第二人民醫院
臨床醫學(普通外科、兒科、骨科、急診醫學、內科等方向)、醫學影像學
3
7
合計
20名
8
備注
各單位在直選名額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報名及考核情況適當調整需求專業招聘數量。
三、引才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身體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條件,體檢符合相關要求。
3.須為普通高校2016年應屆畢業生或2016屆規培生。承諾在2016年7月31日前獲得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相應學位,留學回國人員須在2016年12月31日前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
4.承諾在入職兩年內取得相應執業資格。
5.年齡要求:本科生25周歲以下(1991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碩士研究生28周歲以下(198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31周歲以下(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6.上述引才條件,根據報名情況,緊缺急需專業可適當放寬學校、年齡等要求,經人才引進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可適當調整。
四、有關待遇
(一)身份編制: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進行管理,解決事業編制。博士原則上首次聘用到專業技術十級崗位(中級),碩士原則上首次聘用到專業技術十二級崗位(初級)。
(二)職業發展:研究生可優先送至國內知名三級醫院進修培訓以及出國培訓;作為科研后備人才,可優先給予科研配套綜合保障、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及進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表現優秀者可作為后備干部培養或直接提拔到中層及以上領導崗位。
(三)經濟待遇:享受事業單位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博士除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外,3年內提供18萬元安家補貼(考核合格后按年平均發放)。取得省級及以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的碩士研究生(3+2或3+3模式,即研究生畢業后參加兩年或三年期規范化培訓),除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外,3年內提供15萬元安家補貼(考核合格后按年平均發放)。
(四)崗位安排:按照人崗相適的原則,安排到所需崗位工作,引進人才一經聘用,在用人單位最低服務期限不低于6年。[page]
五、引才流程
(一)網上投遞
請登錄官方網站lqyrsj.gov.cn/(成都市龍泉驛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或lqyqwsj.gov.cn/(成都市龍泉驛區衛生信息網)下載《個人簡歷》(附件),按規定填寫后投遞到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并在郵件主題標明“姓名-畢業學校”,投遞截止時間為3月16日18:00。每人限投一次,請保證信息真實有效,信息不實者直接取消資格。
(二)組織考核
我們初定于2016年3月17日(周四)在龍泉驛區婦幼保健院(龍泉街道玉揚路383號)三樓學術報告廳召開專場人才引進宣講招聘會,并進行筆試、面試考核,擬聘用人員體檢合格后簽訂就業協議。
參加筆試人員須提供以下資料:
(1)《居民身份證》及復印件;
(2)《個人簡歷》;
(3)研究生提供自本科以來的學歷學位證書及復印件;
(4)規培生提供規培相關證明材料及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
(5)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推薦表》。如未發放此表,請提交由學校出具的證明材料(注明姓名、畢業時間、畢業院系、專業等內容);
(6)學校蓋章的成績表(研究生需提供本科及研究生階段)。
六、聯系方式
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衛生人才引進工作組
咨詢電話:028-69928683 、15208259654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最新引才動態請關注:
調查對象包括南京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11所醫學院校,以及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9所綜合性大學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調查對象主要為本科就業畢業生(畢業三個月)、研究生就業畢業生(畢業三個月)。隨機抽取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中醫學、眼視光學、臨床檢驗、婦產科、兒科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等11個專業的學生。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無記名調查,問卷包括:(1)基本情況,如學校、專業、性別。(2)從業初衷,包括從醫出發點以及職業目標。(3)就業意愿,包括就業去向、醫院級別、薪酬期望、就業區域意向等內容。(4)《“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戰略影響,包括職業選擇的信心等。(5)醫患關系影響,包括對就業觀的沖擊、對理想信念、職業追求、從業方向等方面的影響。此次以2015-2018年調查問卷數據統計為基礎,調查問卷等比共發放1500份,回收問卷1447份,其中有效問卷1440份,有效率為99.5%;男生876人,占60.8%,女生564人,占39.2%。問卷回收后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從定量的角度進一步了解學生在自主擇業時,特別是醫患關系緊張的現狀下就業意愿、就業動態和就業趨勢。
2影響醫學畢業生就業去向的因素分析
2.1專業選擇和職業定位
抽樣調查顯示,有41.61%的醫學生高考選擇讀醫是出于個人理想,而父母親屬決定、老師的推薦、同學的影響則占到了50.97%,7.42%的醫學生沒想過報考醫學院校,因調劑等因素進入醫學院校。這說明在入學時醫學生的職業理想相對明確,只有極少部分的醫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定位不夠清晰。
2.2就業觀念和職業優勢
調查結果顯示,85.14%的醫學生希望將來成為一名醫生,8.5%的醫學畢業生將選擇流向企業和報考公務員,但大部分仍從事所在領域的醫療工作;而成為科研人員、高校教師的僅有5.07%,其他的職業目標更在少數。可以看出,醫學生受固有觀念的影響,專業性質決定職業穩定性比較強。主要因為醫學專業學習時間長、投入精力大,專業學習相比其他專業顯得又苦又累,并且可以終身執業且基本不會失業,加上該職業在社會上受到尊重的程度,所以成為一名醫生基本是必然選擇。
2.3工作待遇與保障
從調研數據看,學生在就業去向中最關注的3個因素依次是薪水及福利待遇、個人的發展、工作環境。近年,隨著分級診療的推行,中國全科醫生的大量空缺,基層醫院對醫學畢業生的需求存在非常大的空間。大量的崗位需要畢業生應聘,但醫學畢業生卻對此類崗位的認同度不高。調查顯示,88.73%的畢業生選擇去往一、二線城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9.86%的學生選擇去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中,因醫患關系緊張、基層全科醫生緊缺等因素考慮去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者企事業單位的畢業生2015年占63.5%,2016年占73.2%,2017年占74.3%,2018年占75.0%。可見,醫學畢業生就業仍然以大城市的大醫院為主,去向基層醫院就業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各級醫院待遇和基礎保障的差距在縮小也是基本原因。
2.4醫患關系因素
分析和比較國內外醫患關系現狀,可以發現國內外醫療保障制度的差異,醫療監督、風險管理制度的不同,醫療行業的定位不明確和醫生待遇低,雙方溝通不夠,缺少信任等都使得醫患關系狀況差別很大。本次問卷就“醫患關系對職業選擇的影響”這一問題的調查發現,認為醫患關系對職業選擇不影響的醫學生僅占25.94%,剩余的74.06%認為醫患關系對職業選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對就業去向選擇的分析,再深入以溫州醫科大學近5年臨床醫學專業就業分布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為例,可以進一步了解醫學生在自主擇業時考慮醫患關系等因素形成的就業動態和就業趨勢的變化。
2.4.1就業意愿
近4年的調查顯示,在醫患關系相對緊張的大背景下,醫學畢業生希望在一類醫院(省級三甲以上單位)就業工作占36.45%,考慮二類醫院(市級中心醫院及省級其他醫院)的升至33.55%,意愿選擇三類醫院(縣級中心醫院及市級其他醫院)、四類(縣醫院的其他醫院)和五類醫院(社區醫院及衛生服務中心)就業的,分別為22.26%,2.26%和5.48%。
2.4.2實際就業動態
了解醫學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后,我們又對同期的實際就業動態進行了調查分析,數據顯示近4年的實際就業情況中,選擇從醫的畢業生最終去向一類醫院(省級三甲以上單位)的占32.06%,二類醫院(市級中心醫院及省級其他醫院)的達到39.16%,三類醫院(縣級中心醫院及市級其他醫院)的占16.45%,而四類醫院(縣醫院的其他醫院)和五類醫院(社區醫院及衛生服務中心)分別占4.13%和8.2%。
2.4.3就業趨勢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可知,實際去往一二三類醫院同比呈明顯下降趨勢,選擇四類醫院的醫學生比例略有上升,選擇五類醫院的醫學生比例較四類醫院的比例上升趨勢更明顯。從以上信息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醫院的選擇方面,選擇一類和二類醫院的醫學生仍然占主體比重,說明大部分醫學畢業生在能力范圍內仍然向往在大醫院工作,其原因主要與先前所述的待遇、晉升、工作環境、繼續教育等因素有關。但是在醫患關系緊張的背景下,對比前后數據可知,越來越多的醫學生開始考慮四類醫院和五類醫院,以五類醫院上升顯著。特別是女性醫學畢業生這方面的就業趨勢更明顯。就這一現象,我們單獨向選擇社區醫院及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學生增設開放性問題,即選擇五類醫院的理由。整理后發現主要有如下理由。首先,社區醫院及衛生服務中心較市級及其他省級工作輕松,工作壓力小,且收入不低,相對穩定。第二,社區醫院及衛生服務中心醫院規模小,門診量相對少,發展緩慢,但醫患關系相對不緊張,醫生較受人尊敬。第三,作為女生可以有更多時間兼顧家庭。結合2016年1月1日國家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女性醫學畢業生更多考慮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最佳方式而做出選擇。但因抽樣調查的數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慮醫學畢業生的地域分布、就讀醫學院校層次的不同等因素,其就業情況必然存在抽樣調查以外的差異。
3對策與建議
調研基層全科醫生的現狀,因工作環境、待遇及職業發展前景等原因,基層醫療人才流失嚴重,違約率較高、工作滿意度低。以醫患關系為主要因素的影響,醫學畢業生在就業擇業時選擇當不當醫生,在城市一、二類醫院當醫生還是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康復醫院、護理院等當醫生,按照近年的數據調查顯示,其趨勢在發生變化,主動到基層去的醫學畢業生數在一定比例的增多。這一定程度正是順應了健康中國的提出和國家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讓“雙下沉”中的人才下沉得以助推。醫學生的就業選擇是市場調節的正常表現,也是國家政策宏觀調控的表現。如“國標省統縣管鄉用”培養全科醫學人才逐步得以推行,也是優化醫療體制結構的有效舉措。
3.1加強就業觀引導
一直以來,基層就業不是大部分醫學畢業生的理想選擇。這很大程度上源于醫學生就業觀念的認知偏差,認為基層醫院收入低,發展空間小。醫學高等教育應加強對醫學畢業生就業觀的指導和引導,讓學生深入了解現行國家衛生的政策和大環境,對就業市場有合理的判斷,對自身有合理的定位。本次調查顯示,醫學畢業生選擇基層就業,但目前這種趨勢發展的體量仍然太小。通過醫學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就業指導課程、職業論壇講壇、思政教育、第三課堂的實踐活動加強醫學生就業觀念的引導和轉變。通過畢業心理測試和職業心理測試,可以幫助大學生分析自己的興趣、專長、能力、工作經驗、個人品質及渴望的工作機會和生活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制訂合理的求職計劃,以此幫助畢業生樹立起自信心,更新就業觀,及時就業。此外,很多醫學生總是把自己局限于醫生這一行業。其實醫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積極拓寬視野,讓選擇空間更大。這需要在讀期間給予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余,參與各類項目、活動,積極培養自身的能力,發現自身的閃光點,應該允許百分之十左右的臨床醫學生畢業后不當醫生,而是做醫療相關工作。
3.2政策引導、提升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