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學會公報》(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是一本以地學-地球科學綜合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出版商創刊于1961年,刊期Monthly。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收錄。期刊聚焦地學-地球科學綜合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3.9。CiteScore指數值為9.3。
The GSA Bulletin is the Society's premier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ed continuously since 1890. Its first editor was William John (WJ) McGee,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establishing much of its original style and format. Fully refereed, each bimonthly issue includes 16-20 papers focusing on the most definitive, timely, and classic-style research in all earth-science disciplines. The Bulletin welcomes most contributions that are data-rich, mature studies of broad interest (i.e., of interest to more than one sub-discipline of earth science) and of lasting, archival quality. These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studies related to tectonics, structural geology,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hydrogeology, marine geology, paleoclimatology, planetary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geomorphology, sedimentary geology, stratigraphy, and volcanology. The journal is committed to further developing both the scope of its content and its international profile so that it publishes the most current earth science research that will be of wide interest to geoscientists.
GSA Bulletin 是學會首屈一指的學術期刊,自 1890 年以來持續出版。其首任編輯是 William John (WJ) McGee,他負責確定其大部分原始風格和格式。每期雙月刊均經過全面評審,包含 16-20 篇論文,重點介紹所有地球科學學科中最權威、最及時和最經典的研究。Bulletin 歡迎大多數數據豐富、研究成熟、興趣廣泛(即對地球科學的一個以上子學科感興趣)且具有持久存檔質量的投稿。這些包括(但不限于)與構造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海洋地質學、古氣候學、行星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貌學、沉積地質學、地層學和火山學相關的研究。該期刊致力于進一步拓展其內容范圍和國際知名度,從而發表地球科學家廣泛感興趣的最新地球科學研究成果。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美國地質學會公報)編輯部通訊方式為GEOLOGICAL SOC AMER, INC, PO BOX 9140, BOULDER, USA, CO, 80301-9140。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 地球科學 | 1區 |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1區 | 是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 地球科學 | 1區 |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1區 | 是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 地球科學 | 1區 |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1區 | 是 | 否 |
2021年12月基礎版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 地學 | 2區 |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 地球科學 | 1區 |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1區 | 是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 大類學科 | 分區 | 小類學科 | 分區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 地球科學 | 2區 | 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地球科學綜合 | 2區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表將只發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等級:Q1
|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 學科: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1 | 45 / 253 |
82.4% |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 | 收錄子集 | 分區 | 排名 | 百分位 |
| 學科: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 | SCIE | Q1 | 22 / 253 |
91.5% |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 6.62% | 99.45% | 0.08... |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 0.07... | 0.18 | 0.10... |
名詞解釋:JCR分區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 9.3 | 1.77 | 1.409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發文量統計
| 國家/地區 | 數量 |
| USA | 199 |
| CHINA MAINLAND | 134 |
| Canada | 56 |
| England | 47 |
| Australia | 40 |
| GERMANY (FED REP GER) | 28 |
| France | 24 |
| Italy | 20 |
| Switzerland | 14 |
| New Zealand | 13 |
2019-2021年機構發文量統計
| 機構 | 數量 |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53 |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48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 33 |
|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 30 |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 29 |
|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 | 16 |
|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 16 |
| NANJING UNIVERSITY | 16 |
|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 15 |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15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lian Shan: A... | 34 |
| A sudden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in ... | 31 |
| Calibration of chron C29r: New high-prec... | 19 |
| Oceanic plateau subduction during closur... | 18 |
| Geology of a Neoarchean suture: Evidence... | 18 |
| Initial growth of the Northern Lhasaplan... | 17 |
| Middle Miocen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lt... | 15 |
| Accretionary tectonics of back-arc ocean... | 15 |
| Paleogene evolution of the Burmese forea... | 14 |
| Failed rifting and fast drifting: Midcon... | 13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 GEOL SOC AM BULL | 515 |
| TECTONICS | 478 |
| J ASIAN EARTH SCI | 438 |
| J GEOPHYS RES-SOL EA | 423 |
| GEOSPHERE | 408 |
| TECTONOPHYSICS | 407 |
| PALAEOGEOGR PALAEOCL | 406 |
| GONDWANA RES | 405 |
| GEOMORPHOLOGY | 388 |
| LITHOS | 364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 GEOLOGY | 623 |
| GEOL SOC AM BULL | 515 |
| EARTH PLANET SC LETT | 500 |
| LITHOS | 310 |
| CHEM GEOL | 278 |
| J GEOPHYS RES-SOL EA | 269 |
| TECTONOPHYSICS | 266 |
| PRECAMBRIAN RES | 251 |
| TECTONICS | 232 |
| GONDWANA RES | 195 |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
審稿周期:約2~3周,錄用比例~60% 2~3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7.1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9
審稿周期: 12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
審稿周期: 26 Weeks
中科院分區:1區
影響因子:49.7
審稿周期: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GEOLOGICAL SOC AMER, INC, PO BOX 9140, BOULDER, USA, CO, 80301-9140。